首页 > 考研资讯 > 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相比北航,哈工大这个学校是不是更死板一些?)

2024-09-23 16:16:06 | 鹏程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相比北航,哈工大这个学校是不是更死板一些?)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相比北航,哈工大这个学校是不是更死板一些?)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相比北航,哈工大这个学校是不是更死板一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这学校环境不错、就是远了点。
但是里面可是很大。风景也很好啊。
我是北海本地的、
下面说的都不对、以为进那里很容易吗。
那里听大人说要1本还是2本啊!弄点钱就行了哦?不可能吧!
那我们本地都不知道多少人去读了。何必要去广东那边。学费也差不多1
也不是舍不得出钱让孩子们读书、何况又是在本地的地方读!
但是学分不够!有什么办法!
不用担心哦!
要是上得了这所学校也不错。
学费贵了点。可是这里的消费很便宜的哦!
你看看外面的工资都已经到了一千多块一个月最少了。我们这还有几百来块的。
你就知道。是多低了。
买什么日常生活用品啊!逛街都比大,中城市的便宜!
他们学校的网站。你看看介绍吧!

问了下朋友。- -要本科生。就是2本才能上。不然要搬很多钱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相比北航,哈工大这个学校是不是更死板一些?)

相比北航,哈工大这个学校是不是更死板一些?

哈工大确实弥漫着一股低调气息,哈哈~ 我的母校啊,我肯定要唱赞歌的,不过我也有个同学考到北航去了,计算机专业~ 两个学校都很好,北航的计算机现在也相当不错。工大呢,确实男多女少,不够活泼,但千万不要以为是死板,老师很多,年轻老师也不少。我一个朋友在计算机院某实验室,带他的老师30+岁,副教授,非常认真,不做那种骗钱的项目,也不把学生当劳力使,很注重学生的发展的,学生学习技术知识有很大的自由度,而且不是那种贼严肃的,经常请学生吃饭,聊自己的家事,跟男同学探讨很多感情啊家庭生活的观念啊什么的,呵呵,蛮轻松的~
您说的基础知识,我觉得这种理解不对,哈工大科研经费非常高,当然这也跟院系方向有关,但很多老师研究的课题还是很前沿的,更别说上课只讲基础知识了,这样说都有点伤害那种老老师、老前辈的感情了~不过,有的老教师执教几十年,就是讲基础知识的,他们讲得好,评了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学生们也非常喜欢他们,课外也有交流,本科生就需要这样的老师,老师有分工,有的重科研,有的重教学嘛。
话说,我看你说自己是软件的,寻思你可能是要考研,所以一直拿计算机学院举例子,如果可以看到你的年纪,我可能还会认为你是在选择自己执教的学校呢,呵呵。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要尊称一声“您”了,呵呵,去我们工大吧~ 虽然我已毕业了 -_- 工大确实有很多优秀的老中青教师~

另外,四楼那个貌似很得意的家伙,恐怕不能以偏概全吧,工大毕业的优秀生多了去了,而且工大不像有的学校扩招N倍,批量生产毕业生,工大人都很低调,人家可能资历比你浅,尊称你一声,你反倒瞧不起人家,顺带连人家母校也瞧不上,这样不好,不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相比北航,哈工大这个学校是不是更死板一些?)

谈谈你的考研经历?

鹏程网(https://www.pc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谈谈你的考研经历?的相关内容。

考研的路,我走的并不一帆风顺,有个冲动,将自己与考研的种种过往,一笔一笔地写下来。

1

说起我与考研的最初交集,得追溯到高考以后。18岁以前,我生活在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一座小县城;如中国千千万万座同等规模的小县城一样,20世纪末的那个小城,土气而灰败,下辖七、八个乡镇,总共只有两所高中---坐落于县城的县中学和位于离县城较远的乡镇上的一所农村高中。那时候的人们没什么闲钱去旅游,我们小县城少年们了解外界有限的方式就只有老师和家长的渲染与地理课本上寥寥数语的介绍了。

和千千万万个叛逆而渴望远方精彩世界的少年一样,我自从读高中的第一天起,就被老师灌输了“上高中的目的就在于考大学”的观念;而好的大学,尤以位于北京上海的为最。2000年夏天,高二升高三那年的暑假,妈妈带我去北京探望亲戚,首都的繁华似锦与流光溢彩给当时17岁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叹为观止;亲戚们友善的鼓励更加深了我报考“北京的大学”的决心---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实力,top2是不敢想的,北师、北理、北航、北外或可一搏。我的高考成绩也算理想,交出了全县文科第四的答卷;但这个成绩,报考一流的大学却只能说是希望而并无十足的把握。录取结果很快揭晓,那个时候,就文科而言,省外的大学,尤其是好一点的一本院校在陕西的招生名额都是个位数,我未能被反复权衡后填报的南开大学录取,而只考取了位于陕西省内的西安外国语学院(现在已经改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所录取的专业也是当年扩招出来的新专业。

之所以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多,是因为,高考的失利正是考研这个名词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的开始。2001年的暑假,我先是为取得了一个尚且理想的高考成绩欣喜不已,接着又体会到了名落南开孙山的巨大失落。这种心理落差对于当时18岁的我,相当难以接受。很多人甚至还让我补习再考。众说纷纭之下,我的父母权衡后做出了决定。我的爸爸在当时说了一句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孩子,你读的是社会科学专业,无论在哪里,只要多看多读多用心,勤加积累,都可以成为佼佼者”;而我妈妈的一位同学兼朋友,也是我们县另外一所高中的校长,对我说了一句不啻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如指明航向的灯塔一样的话:孩子,考上了西外就去上;现在考研的学生很多,四年本科读完以后,你一样可以用考研来证明你自己!!!!!

2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鼓励,在当时年少不经事的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2001年,正是教育改革大扩招如火如荼开展之年。进入大学之后,种种原本很正常的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青春时期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迷茫与彷徨,都被我归因为我没有遇到足够博学的老师、足够优秀的同学、足够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这一切的根源,则在于我没有进入与我高考成绩相匹配的理想“大学”。那时候的我,常常怨天尤人,“假如”、“要是”等等词语,成了与我一起的好几个所谓“怀才不遇”的学生们一起吐槽现状的口头禅----是的,那就是当年的我,幼稚、短视,总是觉得自己如果能够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就能够走上一条没有任何遗憾的人生之康庄大道。于是,在同学们都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之时,我很早就为自己立下了“考研”、而且要考一流大学的宏图大志:从大二开始就向老师咨询考研的各种准备事项,向高年级的同学过早地请教考研经验,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时代泡在网上如大海捞针一样地寻找考取“北清人”的经验……很快进入了大四,在其他同学仅仅将考研作为一项备选项的时候,我将自己变成了一座考研的机器。2004年的那个暑假,我挤在西安交大的体育馆里听任汝芬的政治辅导;2004年一整个的冬天,用各种“惨无人道”的考研格言勉励自己,没日没夜的与同学们天天泡图书馆,啃下几十套毕金献的英语模拟卷;2005年的元旦,与同学一起起早贪黑去离学校几公里之远的长安大学听考研政治最后冲刺班;用从生活费中省吃俭用出来的300块钱,成为一个考研论坛的付费会员,从中捕捉少的可怜的报考信息。就在这样忐忑与惶惶之中,我走进了2005年的考研考场,这,就是我第一次考研的经历。

3

这次考研,我太紧张了。第一天英语和政治的专业课考试后,我忐忑不安,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失眠。高考的时候,我尚且愚钝晚熟,并不很清晰地认识到这种”决定人生航向“的考试之意义;而到了考研,我为了改变自己的求学背景,为了完成自己未竟的去北京、去陕西之外的“远方”求学的心愿,为自己加上了太多的思想枷锁。考研第一天结束后的那个夜晚,我听着室友们安静而有节奏的鼾声,瞪着眼睛等到了天亮。终于挨到了第二天专业课考试的结束,我清晰的记得走出考场的那天下午,西安飘起的雪花落在我干涩的眼睛上的感觉。

考完后,我度过了一个轻松的寒假。可是好心情的时间不长,很快,我就查出了我的初试成绩:差了18分,没有进入面试线。现在,我可以很轻松地在键盘上敲击出我当年的心路历程,而这个结果对于当年的我的打击,却是巨大的。我清楚地记得,11年前2月的那一天,我目瞪口呆地坐在显示出分数的电脑屏幕前,一瞬间竟然恍惚,问自己是不是我查成绩的网站出错了,否则,我一直引以为豪的英语怎么才能考了56分?可是,这,就是事实。

从那之后,我在找工作、受打击、克服心理落差的纷乱中,度过了大学时代的最后一个学期。2005年,已经是就业大军压力初现端倪的时候---我对考研结果的不甘、对进入职场的惶恐与退缩,让我很快决定,我要再考一次。而且当时已经有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不工作、在高校周围租房子专职考研”的群体。大名鼎鼎的“芙蓉姐姐”就是在那个时候横空出世的,现在她有多火暂且不表,但当时,她在陕南汉中一所二本院校报考清华屡试不中,很多人都说她受了刺激,才有了那些哗众取宠的举动。很快我就在家中一位亲戚的鼓励和帮助下,在离家较近的一所大学附近与人合租了一间小屋,开始了我半年的专职考研生涯。当时的我想法很简单:我就是想再给自己一个机会,比起高考复读好几年的人来说,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4

第二次考研,我的心态比第一次好多了。我综合地估量了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调整了目标,并且,我就是想着,我要再试一次,如果不行,我就去工作。有着这样轻松的心态,我在没有悬念的情况下,考取了一所985院校的公费研究生。

离我两次考研的经历已逾十年。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一些细微末节,却仍然历历在目。这些年,“读书无用论”屡屡见诸报端并被人津津乐道;每当这时,我也在问自己,对我来说,考研到底意味着什么?客观来讲,考研给了我一个走出陕西、来到上海安家立业见世面的机会,而我对此的付出到底值得吗?记得读研时《经济学原理》的课堂上,老师讲到“机会成本”时,就举了考研的例子。相比那些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们,我们在在象牙塔中又“躲”了三年。研究生学历就一定比本科生学历在就业市场上更有优势吗?况且,这三年中还可能会错过多少机会呢?

这个“机会成本”的争论是我三年的读研生活中心态的缩影。那三年,我在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接受教育、了解外界的同时,也经历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惶恐,社科专业的就业前景的确不容乐观;而女研究生“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女大学生是黄蓉、女硕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东方不败的段子大概也都是那些年流行起来的。从研三开始,我与同学们一起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感受offer难求的压力;也从国考省考上考一路拼下来变成“烤鸭”……

千帆过尽,云淡风轻。现在回头再看来时的路,我还是由衷地说一句,考研于我而言,是毕生受益的一笔财富。功利的讲,我目前的工作在入职定级时,就将本科生与研究生区别对待,工资待遇都高出一个档次;而长久而言,三年的校园生活,除了给我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20出头的我能够有更多的看到外面世界的机会,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5

而最最重要的是,就我两次考研的经历而言,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显得尤为可贵。我常常在回味这段经历时感触良多,咂摸出许多粗浅的人生道理,让我受益终生的道理。

首先,人生的路很长,不是一次考试、一次成功或是失败就能够决定走向的。我承认,我也羡慕那些高考状元们,被鲜花和赞誉包围的他们,不仅能满足当时的虚荣心;进入top2或者其他“一流”的学校,也为以后的就业似乎加上了保险。可是,这真的就“一劳永逸”了吗?不。人生的历程,由许多个环节与考验组成,而无论什么时候,需要的都是平和的心态与永远提升自我的追求。

其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当时我考研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心态,就是躲避就业压力。国家从1999年开始扩招,到了2005年我本科毕业,就业的压力已初现端倪。我在经历过考研的失败和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推推搡搡之后,非常羡慕那些当时已经拿到研究生offer的过着“猪一样生活”的同学们(当时,我们将天天挤招聘会的就业党称为苦苦追寻一份工作的“狗”,将已拿到研究生录取offer、天天在寝室睡大觉消磨最后的大学时光的保研党称为“猪”一样混吃等毕业的人,将天天泡自习室、过着苦行僧一样考研备考党称为“猪狗不如”的人),在备考的时候,总是拿他们比本科自由、比本科地位高的读研生涯鞭策自己,总是告诉自己,只要我读了研究生,我就可以在找工作的时候蔑视那些本科“狗”了……到了如今,我工作已经7年,我渐渐知道,学习与提升自我是一辈子的事情,求知的渴望与严格的自律性,是任何一所大学的标签都无法给予的。

第三,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都是最重要的。记得高三时的班主任曾经在班会上说过:“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现在的我回味起这句话,却想改动一下:没有经历过考研的人生,于我,是不完整的。考研对于我来说,给了我这样一个在陕西关中城乡结合部生于斯、长于斯的少年以最低成本接触一线城市、进入一线城市从而在一线城市工作、安家的机会;而第一次考研失败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坎坷与失败带给人的力量,这,对于当时一直生活在父母羽翼下、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的我来说,太重要了。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没有考研,我好一点,会在二三线城市之间徘徊的省城西安,在家人的庇护与帮助下找一份一般的工作后安家;次一点,就会回到家乡城乡结合部的小县城,与我那些从来没有离开过陕西的同龄人们一样(旅游除外),踏着父辈们的足迹,走完一生。

不知不觉,就说了这么多。关于考研,我很感恩,因为这是一次自我证明、自我提升、自我选择的良好机会。如果说高考是搭上一列秩序井然的列车、由老师和家长保驾护航往前狂奔的经历的话,那么,考研就是一次自助穷游,从选学校、选专业到选导师,一切都得自己决定。而且备考过程中,没有模拟考,没有如保姆一样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的老师们的监督与制约。备考的过程也相当不轻松,套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非常“孤独”的一种并不轻松的校园时尚。

对于参加2017年考研的众多同学们而言,说祝大家都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成绩揭晓后,必然会几家欢喜几家愁。我只想祝愿,每个人都能从考研的经历中提升自我,将考研不仅仅视作一次考试,而是一次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而不断的完善与提升自我,更是我们毕生的追求与信仰,不是吗?

鹏程网

以上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相比北航,哈工大这个学校是不是更死板一些?)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鹏程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鹏程网:www.pckaoy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相比北航,哈工大这个学校是不是更死板一些?)”相关推荐
北航、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哪个更牛,我是理科生,想学航空航天专业
北航、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哪个更牛,我是理科生,想学航空航天专业

航空航天类专业就业怎样?航空航天类专业就业不错。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开设院校可以说都是“大腕”,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都是响当当的,其学校牌子本身就是就业率的保证,一些民用企业很乐意高薪招纳该类毕业生任研发人员,如设计冲床等高难设备。加上航空航天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量大,而它的专业又非常“专”,其他专业根本不具备可替代性,就业委实可

2024-10-23 21:45: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好不好考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考研分数参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好不好考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考研分数参考

20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考研分数线历年研究生复试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各专业考研分数线已经公布:专业型硕士中工程管理专业复试分数线180分、会计专业复试分数线200分、能源动力专业复试分数线300分、机械专业复试分数线300分等,具体内容小编已经整理好了,一起来看看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各专业考研分数线是多少注:箭头后方分数为院线复试线与国家线的差值硕士类型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总

2023-10-20 10:08: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是多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是多少?

北航机械类历年考研分数线北航机械类历年考研分数线:北航机械2018年分数线是45,45,75,75,290分;2019年是40,40,70,70,300分。其余年份一般都是300分左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具实力的学院之一。学院始终以北航“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奋斗目标,坚持“尚德务实,求真拓新”的办学理念,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对外交流

2024-10-30 11:10: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系研究生考研有哪些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系研究生考研有哪些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系研究生考研有哪些方向?考研方向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介绍: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隶属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一门主干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四大航空航天主力学科之一,对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考研方向2:航空工程专业介绍:航空工程是将航空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航空器的研究、设计、试验、制造、使用和维修过程的一门工程技术

2024-07-25 15:46:10
北京航空航天研究生好考吗?
北京航空航天研究生好考吗?

南航考研分数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的航空宇航学院中飞行器设计专业的考研分数线是272分,直升机工程的考研分数线是272分,人机与环境工程的分数线是300分,制冷及低温工程的分数线是300分,流体力学的分数线是278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的分数线是281分,固体力学的分数线是281分,工程力学的分数线是281分,纳米力学的分数线是281分。机械设计及理论的分数线是290分,精密驱

2024-05-17 11:26:3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考研报考条件怎么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考研报考条件怎么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考研报考条件怎么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考研报考条件怎么查?哪些考生可以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呢?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需要满足什么要求?有年龄限制吗?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考研招生简章暂未公布,考生可参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内容,具体报考条件如下:报考北航的考生,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

2023-12-13 01:01:5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哪些教学实力比较强的研究生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哪些教学实力比较强的研究生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哪些教学实力比较强的研究生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的工科院校,拥有多个教学实力比较强的研究生专业。以下是其中几个比较突出的专业:1.航空航天工程:作为学校的特色学科之一,该专业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学生将学习到航空航天器设计、制造、测试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人才。2

2024-09-20 09:28:5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双证的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双证的吗?

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学年学费8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学年学费12000元;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学年学费16000元。南昌航空大学(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会南昌,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

2024-08-04 00:59:49
栏目推荐